绿塬农业

当前位置:
扎根乡村十余载,“新农人”夫妻闯出“无抗”养殖致富路
来源: | 作者:proa94882 | 发布时间: 2020-05-09 | 371 次浏览 | 分享到:
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,民营企业发展备受关注——《政府工作报告》近20次提及“民营”“小微”等关键词,相关部委也在多场发布会上密集释放信号,为支持民营企业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送上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政策“礼包”。
晨光熹微中,位于新洲区徐古街克昌湾村的余林家庭农场,200亩土地上已是一片生机:绿意葱茏的山坡间,近万只土鸡正悠闲啄食桑叶、青草;成片的土豆苗随风轻摆,桑葚树挂满紫红果实,桃林与梨园交织成一片花果长廊。
农场主人余林和丈夫刘水兵正手持云台拍摄短视频,镜头里,一筐筐沾着草屑的土鸡蛋、鸡群扑棱翅膀争食桑葚叶的画面鲜活生动。“今天要给粉丝们展示‘无抗’鸡蛋的诞生过程!”余林笑着对记者说。
从“车轮奔波”到“指尖流量”:一部手机架起致富桥
多年前,夫妻二人曾辗转广东等地打零工,2008年,因孩子遭遇车祸,余林夫妇毅然辞掉了工作,回家悉心照顾孩子。为给孩子补充“绿色”营养,他们萌生自养土鸡的念头,却意外叩开“无抗”养殖的致富之门。
起初,夫妻俩主要靠线下配送的方式销售土鸡和土鸡蛋,每周大部分时间都在配送的路上。
“最怕雨天路滑,两个人都在送货,万一出事,家就垮了。”余林回忆道,为摆脱“车轮上的风险”,他们尝试用手机记录农场日常:刘水兵赤脚清理鸡舍、余林弯腰捡拾鸡蛋、发酵后的农家肥被一车车运往菜地……朴实的画面配上乡音解说,竟引来网友热捧。
“支架用坏了9个,但粉丝涨到15万,订单从手机里涌进来!”余林感慨。如今,田间地头成了最真实的直播间,去年线上销售额突破300万元。
这也让他们越干越有奔头。
“鸡吃百草,蛋有百味”:舌尖上的“无抗”密码
“我们的鸡可是‘零食大户’!”掀开鸡舍旁的竹筐,余林抓起一把桑叶笑道。为提升鸡蛋品质,夫妻俩严控养殖环节,用桑叶、胡萝卜叶、青草替代饲料,鸡粪经露天发酵成天然肥料,反哺农田。
“‘无抗’土鸡蛋比起普通的鸡蛋,具有低胆固醇、低脂肪,易被人体消化吸收等特点,在养殖过程中,不能使用任何抗生素。”余林告诉记者,他们还结合多年的经验,在鸡的食谱中添加原生态草药,增强土鸡的抗病能力,这也是农场生产的土鸡蛋在市场上“抢手”的原因。
漫步农场,鸡群或在桑树下踱步啄果,或钻进土豆地刨虫,蛋黄因此色泽金黄、口感醇厚。“客户说煎蛋时满屋飘香,这就是‘百草鸡’的魔力!”余林语气中满是自豪。
“带火一个村”:小屏幕照亮共富路
农场的成功如石子入水激起涟漪,余林的弟弟也加入“无抗”养殖行列,并开启短视频拍摄和直播。除了卖自己家的农产品,余林还帮助村里村民卖干菜、茶叶、鹅蛋等农产品,既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工作岗位,也帮他们通过电商销售了农产品。
从打工者到“农场主”,从田间地头到直播镜头,这对夫妻用十余年诠释“扎根”的力量。如今,余林家庭农场已成为区级示范基地。
夕阳西下,余林站在农场高处,望着漫山鸡群轻声说:“我生在这儿,根就扎在这儿。手机是新农具,流量是新农资,咱们要用好它们,让乡村真正‘活’起来。”
随着打包工序的完成,一箱箱印着“新洲无抗蛋”的包裹随即搬上物流车,车轮碾过乡间小道,驶向更广阔的远方。
(来源:新洲融媒)